建立愛與信任感的引導式對話法:媽媽不抓狂,寶寶好聽話
建立愛與信任感的引導式對話法:媽媽不抓狂,寶寶好聽話
免運79折☆宅配到府
60利率 每期 34元起
分期表
  • 新手父母必讀——輕鬆育兒,從良好溝通開始!
  • 廠商原價:260
    網路特價205

    洗衣機、電冰箱

    居家佈置、婦幼寵物

    外接式硬碟

    夢特嬌

    流行女鞋

    建立愛與信任感的引導式對話法:媽媽不抓狂,寶寶好聽話

    新手父母必讀——輕鬆育兒,從良好溝通開始!

    內容簡介

      新手父母必讀——輕鬆育兒,從良好溝通開始!
      睡著時明明像個天使,醒來卻像是小惡魔……
      管教小小孩,經常讓父母苦惱不安,失去耐心,
      做父母的不免懷疑:那小腦袋瓜裡頭到底在想什麼?該如何與他溝通?

      天底下的父母遇到的教養問題其實大同小異,只要拉緊和孩子的信賴關係,一切都不成問題!

      如何從小和孩子建立穩固的信賴關係,是本書的內容主軸。全書鎖定家有0-3歲小小孩的新手父母,運用心理學上的「引導式對話法」,提供和寶寶溝通互動的基本原則,幫助新手父母解決育兒苦惱。一方面讓做父母的享受育兒過程,另方面也啟動孩子成長的力量。

      書中舉出許多具體實例,文字淺白易懂,非常適合父母信手閱讀。雖然本書鎖定0-3歲寶寶的父母,但許多溝通的原理原則也可以套用在小學生身上。例如:尊重並配合孩子的節拍、用回應的話語去同理孩子的情緒、在孩子的內心寶盒裡頭放入美好的字句等等。

      藉由本書,作者企圖提供4大教養觀念,幫助父母一同輕鬆解決小小孩的教養難題︰

      .運用引導式對話,啟動親子溝通,加強孩子的自我肯定感!
      .簡單的把孩子的弱點變優點,激發孩子的潛能!
      .啟動孩子自我肯定感的5種話語。

    作者簡介

    本田千織(Honada Chiori)

      1973年4月生。愛知淑德大學文學院圖書館資訊系畢業。生於泰國曼谷,國中二年級前居住在兵庫縣,之後搬到愛知縣。目前是職業婦女,一邊上班,一邊養育兩個孩子。此外,也積極策劃「媽媽育兒樂」、「爸爸育兒樂」等各種親子溝通講座。主要證照包括:「NPO法人生活支援網站」認定嬰兒手語講師、銀髮手語講師;「社交引導式對話中心」SCC引導式對話講座專業教練;心理治療家鈴木健二心理治療講座修畢;靈氣自然療法講師等。部落格ameblo.jp/mama-gaku/

    目錄

    作者序:愛孩子,從溝通開始

    第一章與孩子建立起更深層的關係
    如何建立美好的親子關係?
    .打從心裡信任孩子
    .「支持」遠比「幫助」更重要
    .父母快樂生活,孩子的未來才會燦爛美好!
    答案就在孩子的心裡
    親子溝通法,世代相傳
    配合孩子的腳步
    .同理孩子的情緒
    教養撇步1:如何成為媽媽心中的好爸爸?

    第二章  開心對話,帶來美好的親子時光
    把真正的心意傳達給孩子
    用失敗經驗,拉近和孩子的距離
    嬰兒出生後一個月就能開口說話,是真的嗎?
    對爸爸和媽媽採取不同的態度!
    在教養寶盒中裝進許多美好的字句
    用肯定話語,帶來美好的一天
    教養撇步2:嬰兒的記憶力和思考力

    第三章  先了解孩子,啟動愉快的育兒生活
    接受孩子原來的樣子
    脫下「太空衣」,看看孩子
    你擅長哪種感覺?
    男孩和女孩本質上的差異
    .男孩為何是大聲公?
    .男孩是行動派,女孩是謹慎派
    .喜好不同,純粹因為性別?
    男女差異來自於不同的速度感
    配合孩子的速度
    教養撇步3:該向爺爺奶奶尋求什麼樣的幫助?

    第四章和孩子開心過生活的三大祕訣
    轉換「觀點」,就有新發現
    .試著從變焦鏡頭換成廣角鏡頭
    .繞三百六十度看孩子
    .自己小時候是什麼樣子?
    .對象不是孩子時,也能有相同態度嗎?
    直達孩子心裡的稱讚方法、責備方法
    .稱讚方法、責備方法的三種主詞
    .「在讚美中長大的孩子長得好」是真的嗎?
    .小心稱讚時的陷阱!
    滋養孩子心靈的5種話語
    .「好喜歡」+肢體接觸=幸福──『愛的話語』
    .「我開動了」享用美味的餐點──『打招呼的話語』
    .「謝謝你」帶來甜美的笑臉──『感謝的話語』
    .其實孩子很喜歡「拜託」和被依賴 ──『請求的話語』
    .能坦率說出「對不起」的孩子──『道歉的話語』
    「鸚鵡學話」,具有培養孩子自立心的力量
    把缺點變成優點的方法
    教養撇步4:孩子最愛幫忙

    結語

    推薦序1

    小雨麻看《建立愛與信任感的引導式對話法》

      因為看到〈搭建美好的親子關係 「支持」遠比「幫助」更重要〉這一篇文章介紹,再看到博客來裡的內頁預覽以局部的漫畫呈現,我想,這一本書應該是圖文並茂、很容易閱讀的教養書,所以書一上市,小雨麻就買回來看。

      作者以嬰兒手語講師的背景,加上學習過『引導式溝通對話技巧』,當她把這些方法融會貫通應用在孩子身上的時候,發現效果卓越,於是出版了這麼一本育兒書:《子育□□□□□□樂□□□赤□□□□的□□□□□BOOK 》。

      這本書輕輕薄薄的,搭配可愛的漫畫,讓讀者不感負擔。

      書中對一個月大的孩子,就以自創的嬰兒手語教會孩子表達『喝奶』一例,讓我大為驚奇。作者自創一個非常非常簡單的動作,發現孩子的確學會了,孩子會表達之後,因為喝奶需求會被理解,讓親子生活更為愉快。

      在小雨身上,我曾經藉由嬰兒手語經歷過一段母嬰愉快的時光,我相信這方法的確不是天方夜譚。

      書裡也提到對小小孩來說,身邊的大人便是孩子的模仿對象,當孩子的舉止不理想,事實上應該先從大人自身改善。我非常認同父母應該藉由觀察孩子這面鏡子,來做自我檢討與修正。

      有些父母只看得到孩子的缺點,作者提出每個人的個性特質其實都是一體兩面。

      愛說話的孩子,表示這孩子可能善於社交;頑固的孩子,表示這孩子很有主見;散漫的孩子,表示這孩子不拘小節;容易擔心的孩子,表示這孩子個性謹慎......

      如果父母願意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自己的孩子,就能發現,孩子缺點的另一面,就是沒有被父母察覺的優點。

      父母挑剔自己孩子的缺點,會讓孩子更沒有自信,父母如果願意欣賞孩子的優點,就可以增強孩子的優勢與潛能。

      在最新一期的《親子天下》,李坤珊老師以一個案例,與大家分享一位愛拿小被被的孩子,每當他到學校,孩子總喜歡圍繞著他,這表示他很有領袖氣質,捨不得離開相處已久的小被被,其實象徵他個性裡很深情的一面。

      同樣的概念,孩子的個性與行為,的確是一體兩面。其實大人何嘗不是呢?

      如果您是新手媽媽,對小小孩的教養毫無頭緒,想找本書來看看的話,我覺得這一本書彷彿綜合了『你的N歲孩子』、『小手會說話』、也帶有一點李坤珊老師風格,輕薄淺顯,很適合作為新手媽媽教養入門書。

    小雨麻(☆ ~ Rainy.小雨 ~ ☆媽咪的媽媽經部落格主)

    推薦序2

    推薦《建立愛與信任感的引導式對話法》

      《建立愛與信任感的引導式對話法》作者本田千織,以溫柔的語調,言簡意賅的訴說著我們大人究竟該用什麼樣的言語,來和我們的孩子建立愛與信任感的對話。

      小ㄙㄨ姑娘現在已經是二歲多的小可愛了,但是總覺得她和老婆大人的關係好親密,母女之間常抱在一起說悄悄話;相較之下,我和她之間則是多了點距離感。看完了這本書後,我恍然大悟,原來在親子之間的對話,老婆大人比起我用心多了,也更多了正面的支持感。

      這本書提醒我們:用肯定句,鞏固孩子的自我認知。不用否定句,而用讚美及改變主詞的方式,來讓孩子更容易接受我們的話語。例如:「不要在店裡吵鬧」可以改為「在店面要安靜一點喔」,「哎呀,你怎麼把果汁打翻了」可以改為「哎呀,這下糟糕了,衣服弄髒了,我真難過呢」......只是小小的改變,聽起來的感受卻大大不同,孩子的接受度也就更高了些!

      書裡頭還提到了很棒的「滋養孩子心靈的五種對話」,包括了:

      1. 愛的話語:「好喜歡你這樣做」+肢體接觸,帶來親子之間的幸福感。
      2. 打招呼的話語:「早安」、「我回來了」、「我開動了!」,這種日常用語是非常重要的。
      3. 感謝的話語:一句「謝謝你」,帶來親子間甜美的笑臉。
      4. 請求的話語:孩子很喜歡大人的「拜託」,有被依賴的價值感。
      5. 道歉的話語:大人能坦率說出「對不起」,才能養出對做錯事負責的好孩子。

      這些都是每日和孩子相處時,必須要教導他們、但卻容易被我們大人所忽略的親子互動。很多的家庭,每天都籠罩在負面的氣氛中,不只是孩子難受,連大人也不好過。也許我們真要好好思考一下,該如何和孩子建立愛和信任感的對話吧!

      有興趣的朋友們,不妨去找一下這本書吧!

    老ㄙㄨ老師

    推薦序3

    【做筆記】《建立愛與信任感的引導式對話法》

      親子天下寄來《建立愛與信任感的引導式對話法》,他們說日本作者本田千織有許多溝通方法很值得參考看看,這幾天我仔細看看,作者有幾個想法我很認同,於是做了筆記與大家分享。

      1. 美好的親子關係

      作者認為,建立美好的親子關係有三個不可或缺的方法:
      (1)親子之間有穩固的互信基礎(共鳴)
      (2)「支持」比「幫助」更重要
      (3)父母要快樂過生活

      我很認同「支持」比「幫助」重要。作者提到:「幫助」指的是,去代替有困難的人處理事情;而「支持」則是,告訴遇到困難的人解決問題的方法,或者一起思考可能的對策。

      仔細想想,爸爸媽媽很容易無意識的就「幫助」孩子,捨不得孩子吃苦,捨不得孩子有挫折,於是很容易伸出援手,做那些大人做起來輕而易舉的事,想想,那些對我們來說容易的事,是花了多少時間練習而來的,所以要讓孩子自己體認困難,自己試著解決問題,他才能進步,我們能做的就是一起討論該如何是好,或是站在第二線提供建議,做好安全堡壘的角色。

      有的時候,我甚至會讓女兒zozo、yoyo吃一點苦,努力過程中勉勵她們,當她們戰勝關卡時,總有勝利、充滿自信的表情,那種「又過了一關」的心情對孩子來說是一種重要的自我肯定。

      2. 用肯定句,鞏固孩子的自我認同

      作者這一觀念,一直是我多年來帶孩子最警惕自我的觀念,在我「少用〝不〞〝No〞,多用正面思考話語」一文中,也提到:

      我們在建立小孩生活規範,修正他們行為舉動時,小心你的用詞,有一天他也會脫口而出你的口頭用語及習慣的動作,多用一些正面語言修正眼前孩子錯誤的行為,少用「不要」、「不行」、「不可以」、「No!」這些否定式的用語......否定語句都是簡短、沒有下文,它一語截斷親子間的對話,而正面思考性話語都讓孩子多聽了許多話語詞句,這不僅讓孩子有正面思考模式,無形中也接受了語言學習及溝通協調的方式。但如果孩子犯了嚴重性錯誤時,還是要嚴肅地說「不可以」,在此時的「不可以」就變得如此的堅定與正確,孩子是可以觀察出事情的嚴重性,當然父母還是得機會教育地說明為什麼不可以。(本篇文章亦收錄在《一開始就不孤單》)

      作者認為「否定句」最大的問題在於,不斷地接收到這些負面訊息,會嚴重挫傷孩子的自我肯定感,即使是真心為孩子著想而說出的話語,孩子也無法感受得到。

      想想,多少的父母在孩子長大後與雙親溝通不良,父母感嘆著:「我這樣做是為他好,他怎麼都不知道。」這是多少父母心中的痛楚,親子間的溝通的確是需要站在對方角度想,孩子為父母想想,爸爸媽媽也為孩子想想,這樣比較能有良好的互信關係。(其實夫妻關係亦是如此)

      3. 滋養孩子心靈的5種話語

      (1)愛的話語:「好喜歡」+肢體接出,帶來幸福
      (2)打招呼的話語;「我開動了!」享用美味的餐點
      (3)感謝的話語:一句「謝謝你」,帶來甜美的笑臉
      (4)請求的話語:孩子很喜歡「拜託」和被依賴
      (5)道歉的話語:能坦率說出「對不起」的孩子

      這是我覺得很值得注意的親子互動,我很自信地說以上這五種話語我都會願意在孩子面前大方說出喔。

      愛的話語:相信現在的爸爸媽媽都很容易對寶貝說出愛的話語,我們家甚至還喜歡玩呼口號的方法,大聲地說出「愛死你啦!愛死你啦!愛 ~ 死 ~ 你 ~ 啦」,這種瘋狂的愛讓左右姊妹非常喜愛,一直到現在七歲的她們,仍然貪婪在爸爸媽媽的懷裡,而我們也在這種女兒的依偎下得到穩定的情感。

      打招呼的話語:女兒見我對先生說:「開車要小心喔!」、「路上小心。」、「回來了喔,辛苦了呦」她們也學會這種工作離別及回程時的打招呼,「爸爸,辛苦了!」這一句話常常化解了爸爸辛苦工作的勞累。我要求她們要對鄰居打招呼,所以從小到大,她們都很自然地對鄰居長輩說聲好,也會對警衛先生說:「警衛伯伯,辛苦了!」。

      作者提到:打招呼具有潤滑人際關係的力量。請務必趁著孩子還小,會下意識模仿家長的時候,以身作則,養成他們打招呼的習慣。

      感謝的話語:「謝謝你」、「感謝你」是基本的禮貌,那是不分年齡與輩份的,我們要孩子學會感恩說謝謝,那麼面對孩子給予的小小幫忙,我們也要謝謝他們。「寶貝,謝謝你喔!有你的幫忙,媽媽減少許多工作量呢!」、「你真是媽媽的大幫手呢!」

      請求的話語:孩子並不是指需要被人呵護。即使年紀還小,也要讓孩子知道,他們有能力幫助別人。

      我有時會請求告訴女兒幫忙:「zozo,我可能有一個蠻困難的忙需要你幫忙的耶,不知道zozo願不願意幫忙媽媽?」我知道女兒喜歡有挑戰的工作,所以她一聽到困難的事,反而興起極大興趣,每當她們幫忙過後,我也會回謝:「真謝謝你喔!原來這麼困難的事,妳也可以做的這麼好。」每當女兒聽到媽媽這樣誇獎,心中更是覺得自己非常有能力,經過挑戰累積的能力,讓她們更有自信了。

      道歉的話語:道歉與感謝是一體兩面的,它們也不分年齡與輩份,要感謝就要感謝,需要道歉也不能礙於自己是長輩,而不願意低頭道歉,如果你不願意道歉,不就是教導孩子做錯事可以選擇逃避不理它,不要說「對不起」,所以爸爸媽媽請不要羞於說道歉,那是一種基本的禮儀。

      《建立愛與信任感的引導式對話法》這本書還有許多親子間的溝通方法值得學習,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找來看看喔!

    Selena∕(一開始就不孤單Ⅱ部落格主)

    推薦序4

    請問:你會用「哭」來作運動嗎?

      幾天前我推著寶寶去書店,出來後看到一個賣「爆漿奶油紅豆餅」的攤位,一位60多歲的老板娘與女助手正在笑著閒聊……想到小熊們愛吃這一味,就去買幾個綜合口味帶回家。

      當時非尖峰時刻,生意清淡,我在等待她們裝袋時,突然聽到很奇怪的哭聲:又像小貓、又像小孩,哭聲很規律、感覺很遙遠,就像百貨公司裡的背景音樂?聽起來有氣無力的

      我直覺這不是貓叫,便問老闆娘:「這裡有寶寶在哭嗎?」

      老老的老板娘,笑著指指她的年輕助手說:「是她的啦這個媽媽真狠心呢……」

      年輕的女助手卻不太在乎的說:「大家都說baby要運動啊!我就讓他好好運動、運動……」

      這種說法,讓我想到剛剛在書店看到的排行榜暢銷書《百歲醫師教我的育兒寶典》裡面的名言:「今天不讓寶寶哭,明天寶寶就讓你哭」。

      我忍不住問了這位年輕母親:「你平常,會用『哭』來做運動嗎?」

      這位母親突然愣住,啞口無言……

      場景換到我住的社區,幾個外勞推著老人,自顧自圍成一個圓圈在聊天,老人們沒行動能力,只能面面相覷的對望…… 突然一個老人開始嘆息、哭泣,外勞們卻繼續聊天,我忍不住走過去提醒她們:「這位老伯哭了,應該是不舒服吧?」

      外勞看到我,有點驚惶,但笑著解釋:「太太,沒關係,他常這樣……他也需要運動啊!」

      你會不會覺得這邏輯很奇怪呢?

      這位老人是想要運動運動,所以才開始哭泣的嗎?

      如果不是,你覺得寶寶也是想運動、所以才愛哭的嗎?

      這是因果的倒置解釋。

      哭泣,是人類特有的行為,是因為心理難過、或生理不舒服,又無法改變現況或無法求救時,才會出現的悲傷行為。癱瘓的老人、無行為能力的嬰兒,因為不能表達心中的感受或身體的不適,所以才會哭泣……怎麼扯到他們是在做「運動」呢?

      即使我已經養小孩十多年、即使每個孩子出生都有長輩告訴我「要讓孩子哭、因為這是很好的運動!」我還是一直覺得:這理論真是很不可思議啊!

      小熊出生時,我買了一套【The Baby Book(親密育兒百科)】,是我帶去美國又帶回台灣、覺得最實用的育兒寶典。書中提到美國一對夫婦聽朋友的建議,對寶寶的哭聲置之不理,並嚴格規定該讓寶寶哭多久……結果寶寶變的更愛哭、有時更黏人、有時很疏離,感覺親子間失去了什麼?

      最後這爸媽才醒悟:「寶寶不再信任我們了!」

      我養三個兒子,也曾試過百歲法的建議:讓孩子哭、當作是運動。結果呢?與上述一樣!孩子大哭完後,不願跟我Eye contact、用疑惑不信任的眼神看著我、一放下就很不安、更難重新逗他們笑!我們之間好不容易建立的信賴感不見了....試過後才知道:我的孩子適合親密育兒法、不適合百歲法(我懷疑我的兒子是特例嗎?)因為「今天我讓寶寶哭,明天寶寶讓我哭!」。

      最近因格友的推薦,我讀了一本《建立愛與信任的引導式對話法》,更印證了以上想法。作者本田千織學過 Baby Sign (嬰兒手語),她在兒子滿月時開始教手語,結果兒子兩個月大就會比「想喝奶」、「想拍嗝」的動作……之後又學會了「想被母乳背巾背」、「想換尿布」的動作。作者提到一個很重要的結論:

      「兒子總是心情很好、是個很少大哭的嬰兒……即使是初生嬰兒,也需要把自己的需求傳達出去。只要自己的需求都能被對方了解,嬰兒也就沒必要哭了!」

      嬰兒小,所以無法表達心中的需求,越努力嘗試越無效,所以會哭泣。我覺得,孩子如果哭久了沒人理會,Learned Helplessness(習得的無助)就會產生。

      「習得的無助」理論,是在1975年賓州大學心理系的教授Martin Seligman提出。以前我在讀心理系時,生理心理學的老師解釋一個實驗,一直讓我忘不了:

      將兩組老鼠放在盒子中,第一組老鼠被輕微電流電擊,但牠們能夠找到方法停止電流,另一組老鼠而則不行,當這個實驗做完之後,再將這兩組老鼠放到一個有障礙物的實驗箱裡;第一組老鼠在箱中遭受電擊時,會跳過障礙物逃走;第二組老鼠遭受電擊時,則不嘗試逃走,只會留在原地不動、或是無助的排泄而已。這就是習得無助感:儘管老鼠看到第一組的逃走範例,也知道自己能逃走,但他們並沒有意願、已經放棄嘗試了!

      造成習得的無助,最主要的原因,是心理上認為自己無法控制某件事情,進而產生了消極的行為。戰爭、飢荒、旱災都會造成一個人出現習得無助感。例如心理學家曾研究二次大戰猶太人大屠殺時的集中營倖存者,發現他們開始拒絕關心和鼓勵自己。

      那紅豆餅攤位、嬰兒有氣無力又規律的微弱哭聲,可能也是「習得的無助」的結果吧?之後我看到他被母親抱出來,兩眼無神的望著前方、就是沒看他的母親,心中實在很難過……

      今天如果是個好天氣,你會伸伸懶腰、舉起雙手說:「啊真是適合運動的好日子!就讓我好好的『大哭一場』吧?」……如果你不會這麼想,請再想想:為什麼要寶寶用「哭」來作運動呢?

    小熊媽∕(家在婆娑美麗處:小熊部落部落格主)

    作者序

    愛孩子,從溝通開始

      「孩子人生的主角是孩子自己,做父母的只能默默在一旁守護,在必要時提供一點點幫助。」從我小時候起,父母親就經常這麼跟我說。然而,自從我學了心理治療和「引導式對話」(譯註:Coaching),才更深刻體認這句話的重要。

      「親子溝通,會世代相傳」是我從心理學得到的領悟。從父母親到孩子、從孩子到孫子、從大孩子到小孩子,在許多不同的情境當中,都在傳承溝通,也就是人與人的接觸方式。當我明白這樣的溝通原理時,也就更深切明白教養的重要和深奧。

      本書將介紹能讓媽媽和孩子都展露笑臉,快樂度過忙碌每一天的溝通術。書中運用到的溝通術都是來自我所學習的心理治療和引導式對話技巧。其中有許多都是我的雙親在養育我和弟弟時運用過的教養法,現在我也用來養育自己的兩個孩子。

      只要親身實踐,相信對於您和寶貝之間的關係,一定會出現美好的變化。像是「啊!真是的!你為什麼老是不聽話呢!」這種日常生活中的焦躁,將會在不知不覺中消失無蹤。「睡著的時候,明明像個天使啊……」夜深人靜時,心中的這些感歎也一定不復存在。

      本書不時會出現我和家人之間的互動軌跡,包括四歲的女兒小紗(紗耶)和兩歲的兒子小安(安),以及丈夫。希望我和家人的相處經驗,能提供各位參考。

      要讓孩子擁有笑臉的前提是,做父母的必須先展露笑臉。書中提供了輕鬆育兒的快樂訣竅。謹獻給苦於和孩子相處方式的您、希望和孩子建立起更美好關係的您,以及想了解孩子內心世界的您。期待本書能成為你和寶貝孩子心靈世界的溝通橋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houpen9955 的頭像
      shoupen9955

      健康、休閒、親子 - iGo愛購網

      shoupen995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